售价24.98万元,理想i6是理想纯电战略的“救命稻草”还是25万级市场的“昙花一现”
9月26日,当理想i6以24.98万元定价、“入门即满配” 的姿态突袭纯电市场,上市5分钟大定破万的热度,恰似一场蓄谋已久的“惊雷”,炸响在新能源中端市场的版图上。
9月26日,当理想i6以24.98万元定价、“入门即满配” 的姿态突袭纯电市场,上市5分钟大定破万的热度,恰似一场蓄谋已久的“惊雷”,炸响在新能源中端市场的版图上。
就在两天前,理想汽车正式发布全新纯电SUV理想i6,全国统一零售价24.98万元,但考虑到1万元的现金优惠,首销期实际购车价格降至23.98万元。这个价格比理想L6还要便宜1万元。
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理想i6终于上市了,指导价24.98万,限时优惠1万,和i8一样依然是全系一个配置,这车我已经提前通过官方活动体验完毕,正好给大家带来第一手的感受。这车有什么特点?坐起来开起来怎么样?什么样的人适合买?先上我对这台车的结论:它绝对不是L6的纯电
所以,他们选择了依然延续L系列增程打法。推出Pro、Max、Ultra三大车型,并采用「智驾高低配」惯有策略,看似给用户自由选择,实则让用户咬牙上高配。然而,纯电市场的残酷激烈,立刻浇了理想一盆冷水。
今年,理想依然有不少收获:不仅完成了L系列和理想MEGA焕新,还推出了两款纯电SUV车型,加速着开辟纯电这一第二增长曲线的脚步。然而,细细品味一番,不难发现, 理想 收获最多的,或许是难以言说的苦涩。
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显示,理想汽车新发布的L6车型定价策略未能带来"惊喜",起售价24.98万元与L6 Pro持平,仅比L6 Max低3万元。
理想 i6 上市才两天,一份有些惊人的初期战报就在圈内流传开来:上市前超过 10 万用户关注,发布当晚大订破 2 万台,首批订单热度已经超过了当年 L9 的发布,高达 98% 的锁单转化率更是让同行侧目。
理想i6正式上市了,跟大哥i8一样,它只有一个标准款。但分为两驱和四驱,所以算起来还是有两个选择,售价分别为24.98万和26.98万!i6这个车一句话就可以总结:同级里配置拉满,狠起来连自家兄弟都干!因为它和理想L6的起售价是一样的,这一波属于是油电同价了!
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发展,中国车企的高端化进程不断提速,20万-30万元级SUV市场成为了车企必争的战略高地。今年7月12日岚图FREE+正式上市,凭借满配舒适体验、百万魔毯底盘和华为智能化解决方案,岚图FREE+深受用户喜爱,一举改变了20万-30万元级S
外观设计方面,理想i6与理想i8几乎一脉相承,采用一体式鲨鱼形态、上下双色车身设计,车身匹配隐藏式门把手,运用低风阻造型设计,辅以低重心设计,官方称“开起来收放自如”。
9月26日下午3点,理想i6正式上市。这款被视为理想汽车“销量救星”的纯电SUV定价24.98万元,但在首销权益下实际价格仅为23.98万元。
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发展,中国车企的高端化进程不断提速,20万-30万元级SUV市场成为了车企必争的战略高地。今年7月12日岚图FREE+正式上市,凭借满配舒适体验、百万魔毯底盘和华为智能化解决方案,岚图FREE+深受用户喜爱,一举改变了20万-30万元级S
也就是说,首销期用户只需花 23.98 万元就能拥有上述选装配置与 720km 续航、后排右侧座椅皇后座、CDC 运动悬架、AD Max 等能力。
不过在前段时间I8发布的时候,理想却因安全碰撞测试上了热搜,在那之后I8的销量也一直不温不火。
9月26日下午15:00,理想i6上市,统一定价为24.98万元。这是理想汽车第三款纯电汽车,在MEGA、理想i8销量不温不火的情况下,理想汽车对这款车寄予厚望。
今天下午三点,理想发布了全新纯电车i6,售价24.98万,但算上首销送的三万五权益,实际只要23.98万。这直接对标自家的L6,但配置还比L6多,比如带激光雷达、双腔空气悬架这些。李想在发布会上还特意列举了他买过的车,从Polo到法拉利,看得出对新车挺有信心。
“i6在理想内部的员工订购量比L6增长12倍。”9月26日,在理想i6上市之后,该公司CEO李想在随后的直播环节中,回复了网友一些比较关注的问题。L6是理想目前的销量主力,也是最便宜的理想产品。曾经,该车被理想的投资人王兴(美团创始人)称为理想员工造的车。在员
今天下午,理想i系列第二款车i6上市发布。把发布会放在下午3点,对于俺们差评的编辑实在是太贴心了,希望你以后都这样嗷。
理想 i6 今天下午上市后,订单表现较为强劲。截至发稿,这款车已获得超 2 万个大定订单。根据理想的销售政策,理想 i6 的大定是指:消费者支付定金的 7 天内,可以修改配置或者申请退款;7 天后定金不可退。
面对当下电动车市场同质化竞争,智己L6以设计先行,清晰瞄准都市精英对时尚出行的全新需求。它并非仅仅追求性能参数的堆砌,而是将独具风格的设计语言与场景化智能体验深度融合,尝试在车流中定义一种独属于未来的辨识度——行走的时尚单品。